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开展以来,麻栗坡县紧盯短板弱项,将法治宣传与法律服务、农村社会治理有机融合,打造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网格+微信群”普法新模式,助推基层社会治理走深走实。
构建五级体系,推进网格普法全覆盖。按立体化全科网格管理思路,在县、乡、村、组分层级建立总网格、大网格、中网格和小网格基础上,拓展延伸网格触角,结合普法对象居住地域、文化层次、工作环境、活动性质等不同特点,设置了农村、城区、专属和临时4类微网格;安排由挂钩干部担任指导员,村组干部或者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贤寨老、威望高的群众代表中选取一名担任“微网格”的网格员兼群主,负责“微网格”内的具体事务的参与、落实;网格员或网格指导员建立网格微信群,将微网格所有农户(居民户)拉进群,外出务工人员家庭也不例外,家中只有留守老人或儿童的,就由外出务工人员入群,确保普法宣传教育不漏1村、不漏1户、不漏1人;网格指导员定期不定期走访农户,收集群众法治需求,组织网格员采取“集中宣讲、现场咨询、摆放展板、线上宣传”等形式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取得了良好效果。
下沉一线服务,推进普法服务精准化。动员组织各类普法力量和资源向基层一线下沉,充分发挥各类群体在普法工作上的专业优势,采取深入田间地头,开设火塘夜校,推送二维码学法领奖活动等形式,在组织网格长、村居法律顾问、普法志愿者开展普法基础上,积极推动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深入网格,采用图片、文字、漫画、短视频、情景剧、典型案例等通俗易懂的可视化手段,开展“以案释法”、集中宣讲等普法活动。不定期集中开展普法骨干、法律明白人培训,提高网格员法律素养和普法能力,实现“一员多能”“一员多用”。采用“双语”普法形式,不定期推送婚姻家庭、土地纠纷、农民工维权等“法治套餐”,使村民在指尖上积极参与普法教育,享受及时法律服务,“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线上普法新模式。
助推综合治理,实现宣传效果最大化。充分利用法治文化渗透力强、群众参与度高的特点,注重与基层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融合发展。依托县、乡、村三级法治文化阵地现有资源的同时,创新宣传教育载体,“微信群主”对本村一般的矛盾纠纷诉求,组织相关人员提供法律咨询、矛盾调处、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充分激发了线上普法内生动力,以法治理念传播、法律知识普及、法治文化熏陶等为主要方式,将法治供给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满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有效提高农村社会治理和服务水平。
自启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以来,全县共设置总网格1个、大网格13个、中网格107个、小网格1972个、微网格7685个;组织开展网格员、调解员培训3580场次14459人次;网格指导员或网格员走访农户58648户,接受法律咨询1600人/次,排查调处纠纷115起,化解成功112起,收集加强农村社会方面的意见建议68条;推送普法信息20万余条,开展集中普法宣讲3640场次,开展院坝会、火塘会、微群会等普法宣传学习会8687次。
(麻栗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刘芳 通讯员:杨代宏)
(编辑:郭韦 排版:李法楠 二审:资云波 终审:周味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