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微麻栗坡微信公众号
  • 麻栗坡党政客户端
  • 关闭 文山评议
  • 关闭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 关闭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
  • 省内11个极小种群物种在麻栗坡县进行迁地保护种植

    发布时间:2023-10-18 14:46:38  

    文网讯  10月16日,水松、巧家五针松、亮叶木莲、富民枳等省内11个极小种群物种,在麻栗坡县康家塘“老山植物园”进行了迁地保护种植。

    当日一早,风景秀丽的麻栗坡县康家塘“老山植物园”迎来了一批新“住户”,由文山州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培育的水松、巧家五针松、亮叶木莲、富民枳、古林箐秋海棠、大叶木莲、伯乐树、德保苏铁、棋子豆、福建柏、长叶罗汉松等省内11个共100余株极小种群物种已分类完毕,准备进行移栽。

    “这个水松喜水,必须种在水边”“巧家五针松喜光,它得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植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们纷纷进行着专业指导,包括植物根系保护、适宜的土壤处理和细心的标记记录,确保这100余株极小种群物种在新的生长环境“安心入住”。

    据了解,地处滇东南的麻栗坡县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和植物区系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康家塘“老山植物园”更是极具代表性的关键区域,“老山植物园”地处700-900米和1200-1400米两个雾带之间,水湿条件丰富。同时植物园内保存了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其中包括大面积功能齐全的原始森林,这为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繁衍的自然条件,使得这里成为了天然的动植物基因库,同时也是许多珍稀濒危植物及区域特有植物的家园。

    自2019年成立“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重点实验室麻栗坡研究基地”以来,“老山植物园”对麻栗坡兜兰、长果姜、西畴青冈、漾濞槭、云南穗花杉、滇桐、喙核桃、云南金钱槭、云南金花茶、金钱柳、水杉、文山兜兰等20余个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进行保护。而此次极小种群物种迁地保护种植,增加了新物种,极大地丰富了“老山植物园”物种的内涵,对打造滇东南生物多样性宝库,健全林草现代治理体系,全面提升支撑保障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老山植物园”共收集保存了兰科、苦苣苔科、秋海棠科、姜科、天南星科、蕨类等乡土植物1000余种;极小种群物种达28种;胡颓子、大果五味子、黑老虎、中泰五味子,北五味子、猕猴桃等野生水果10余种。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做好极小物种的就地迁地做好保护工作,确保极小濒危植物能够在麻栗坡继续繁衍,为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繁荣作出贡献。”麻栗坡县林业和草原局风景名胜区管理所所长陈波表示。

    (麻栗坡县融媒体记者:李相成 吴新航 通讯员:刘万兵)

    (编辑:罗贤慧 排版:冯明兰 责编:谢思思 终审:资云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秀美麻栗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