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微麻栗坡微信公众号
  • 麻栗坡党政客户端
  • 关闭 文山评议
  • 关闭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 关闭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
  • 保健康·防重症 文山在行动 | 麻栗坡:他们以坚守之姿护佑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05 16:29:49  

    当前,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比起过去,麻栗坡县的医务工作者肩负着更为繁重的任务,日常医疗救治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他们始终坚守在一线,倾力守护群众健康。

    在麻栗坡县妇幼保健院核酸采样点,核酸登记护士刘英正一边忙着扫码录入核酸采样信息,一边熟练地贴码,准备试剂和咽拭子,动作准确流畅。她身穿防护服,戴着口罩和防护面罩,整个过程既不能脱衣,也不能喝水休息,而且一工作就是几个小时。几个小时下来,防护面罩上已经凝结了密密麻麻的水珠。

    “现在,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大量的阳性患者,我尽我最大的努力,更准确、更快速地为大家服务。”刘英说。负责核酸检测的医务人员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疫情防控政策经过调整后,前来询问和做核酸的群众大大增加,核酸检验量与日俱增。

    “我们目前每天的核酸检测标本量有1000管左右。但是我们的实验室理论上24小时核酸检测的能力是720管,再加上对阳性标本的复核,已经大大超出了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为了让市民早一点拿到核酸检测结果,大家一直在加班加点工作。”麻栗坡县妇幼保健院检验科主管检验师陆代丽说。

    面对庞大的检测需求量和询问量,刘英和同事们只能不断压缩自己的休息时间,连吃饭、喝水、上厕所都得争分夺秒,顽强地坚守着岗位。

    “由于近期阳性患者增多,我们也经常接触,有许多同事都已经‘阳’了,现在还没有阳的和症状轻微的同事都一直坚守岗位。希望我能晚一点‘阳’,能为更多的患者服务。”刘英说。

    在核酸检测室里,拆包、条码录入、配制试剂、加样、提取、点样(核酸模板)、PCR扩增、复核可疑结果到发报告等多个程序,医务人员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24小时连轴转,只为确保每一位预约核酸检测的来院人员都能被及时采集、拿到核酸报告。

    “正常情况下,从采集到出结果,一般需要6个小时的时间。若检测结果为可疑或者是阳性,我们还要从上百份标本中把这些阳性挑出来,用双试剂复核。复核结果出来后,我们审核,确保结果准确后才输入到系统中,审核无误后才可发出结果,所以有些市民核酸检测出报告的时间就会相对延长。”陆代丽说。

    急诊科作为医疗救治的“第一线”一直处于防控救治的“暴风眼”中,是守护患者生命通道的“前沿阵地”,也是昼夜不息、时刻战斗的核心战场。

    近期,麻栗坡县妇幼保健院急诊科每天都处于“爆满”状态,门诊室门前等候检查的长队、配置不完的针水、发热输液室坐满的患者……这些场景时刻都在急诊科上演,无声地述说着急诊科的忙碌。无数个夜以继日的奋战,奔波的脚步、沙哑的喉咙、疲惫的面庞、倒下又站起来的身影,急诊科的医务人员用他们的坚守去抚慰、诊治每一位焦虑的病人,用实际行动在这“暴风眼”中筑成一道防线。

    面对巨大的压力,每一位急诊人都是冲在最前方的战士,传递着急诊人的温暖与力量。他们中的很多人顾不得照顾已经“阳”了的家人,仍然坚持上班。“我的丈夫和孩子都‘阳’了,在家等着人照顾,但是医院人手不够,如果我不来,我的岗位就没人顶,更多‘阳’了的患者就没办法得到有效治疗。”急诊科一位护士说。

    “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负重前行的他们也是父母,是子女,是妻子,是丈夫,肩上挑着的还有家庭的重担。肩负着医院和家庭重担的医务工作者们,每天都超负荷运转,肩上的担子让他们没时间和精力去抱怨,更多的是每天仍然以专业的态度在这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付出,为患者排除病痛、护佑健康。

    (吕云友 叶祥玲)

    (编辑:刘梅 排版:张振飞 二审:李云淑 终审:资云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秀美麻栗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