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讯 1月12日,麻栗坡县一群众将捡到的一块“蜂巢”化石无偿捐赠给麻栗坡县文物管理所进行收藏保管。 “蜂巢”化石颜色呈黄白相间,整块化石是一个完整的蜂窝造型,长8.5厘米,宽7.3厘米,厚3.5厘米,化石上布满蜂孔,每个蜂孔平均直径5毫米左右,分布均匀,孔内蜂蜜收缩形成的丝状痕迹清晰可见,一侧的数个蜂孔像曾受过撞击而略有变形。根据麻栗坡县文物管理所的收藏经验判断,这个化石是蜂巢在特定环境下,经过亿万年石化而形成的化石。 据捐献化石的熊师傅介绍,这块“石头”是他在电力施工时无意中捡到的,觉得有一定的科研价值,就打算捐出去。麻栗坡县文物管理所在收到“蜂巢”化石后,将“蜂巢”化石登记入库妥善保管,同时为熊师傅颁发捐赠证书,感谢熊师傅对文物保护工作的积极支持。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单位或者个人在从事工程施工等地下作业时,发现文物遗存要积极向当地文物管理部门汇报,发掘出土的文物必须上交国家,任何私藏、买卖地下出土文物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追究。 (文/吴德华 图/侬仕萍) (编辑:郭韦 排版:钟晓明 审核:李云淑)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