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讯 1月12日至14日,第十三届滇桂五边境县(市)文化交流活动在马关县举行,麻栗坡县文广体旅局组织县文化馆、县民族文化工作队和省级非遗传承人罗洪明、陆存琼、州级非遗传承人吴朝荣等33人组成代表团参加本次文化交流活动。
滇桂五边境县(市)文化交流活动开始于1992年,由云南省文山州的富宁、麻栗坡、马关和广西百色市的靖西、那坡五个边境县(市)轮流举办。本届活动主题为“滇桂情缘、相约马关”。活动旨在促进五县市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增进友谊,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
在为期3天的活动中,麻栗坡县代表团先后参加了第十三届滇桂五边境县(市)文化交流活动开幕式、非遗技艺及民族文化巡演、专场演出、美术书法摄影展、非遗技艺展示等活动。来自董干镇新寨村委会新寨村小组的省级非遗传承人陆存琼,向来自边境五县的游客和马关的社会各界朋友展示了彝族白倮支系古老的传统服饰制作技艺。今年50岁的省级非遗传承人罗洪明来自董干镇马林村委会大园子村小组,2010年5月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吹枪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今年同样50岁的州级非遗传承人吴朝荣是麻栗坡县传奇射弩选手李成文的徒弟,来自猛硐乡猛硐村委会香草棚村小组,2017年11月列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射弩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这次文化交流非遗技艺展示活动中,罗洪明和吴朝荣两位传承人将麻栗坡县两个优势项目吹枪和射弩完美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县文化馆、县民族文化工作队在滇桂五边境县(市)文化交流活动开幕式、专场演出中代表麻栗坡展演了麻栗坡县民族传统舞蹈《响山板》、《点染》、《打荞乐》及苗族童谣《咪多山巴乌》等4个最具该县代表性的民族传统节目。其中专场演出的《点染》、《咪多山巴乌》、《打荞乐》获得本次文化交流会银奖;参加本次交流会的10件书画摄影作品中,获得书法二等奖一名、摄影优秀奖一名、书画优秀奖一名。
本次活动充分展示边疆地区各民族文化底蕴和人文风采,达到了繁荣、弘扬边境民族文化,增进边境地区文化交流的目的,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扩大边疆地区对外开放,促进跨区域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秦崇文 李苗苗)
(编辑:骆丽)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