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接受最困难的工作,值守在最前线的卡点。”刚取完脚背上3块钢板和2根钢钉的民警李昌在2000多公里外的山东老家,一字一句地编辑着自己的请战书,迫不及待地想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
“我脚上的钢板已经取出来了,基本康复,教导员,你就让我回来吧。”这是麻栗坡疫情发生后李昌对教导员说过最多的话。
李昌是麻栗坡县八布边境派出所的民警。2020年2月,在对街道进行消杀时不慎从高处坠落,导致右脚多处骨折和脱位,右脚脚背上固定着3块钢板和2根钢钉。但他从不提及自己的伤势,也不要所里给予特殊照顾,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驻守边境一线。
年前,李昌再次接到医生的电话,催他到医院拆钢板,在同事的一致劝说下,李昌休了病假。钢板取出后,李昌准备回山东老家把家人接到身边一起生活。刚下飞机,他就看到麻栗坡县发生疫情的消息。“当时心里特别着急,就想要立即赶回来,但是根据疫情防控要求,要居家隔离才能归队。”李昌说。
通过工作群看到大家发的照片,看到同事们都坚守在抗疫一线,李昌想尽归回去尽自己的绵薄之力。隔离期间,李昌多次向所里提交归队申请。经过他的软磨硬泡,所里终于同意他归队。2月19日,李昌一瘸一拐地回到工作岗位。
“普哥,猪已经喂好了,和主人家说一声,让他安心隔离,不要担心家里面。”李昌对身旁的民警普开明说。
疫情发生后,八布乡集中隔离人员转移到指定的地方隔离,家里的牲畜成了他们的牵挂。老百姓隔离结束以后,需要尽快恢复生产生活。为保证群众生产生活不被疫情打乱,李昌和同事组织辖区的民辅警和志愿者挨家挨户喂养牲畜,他们成为了群众家里的“饲养员”。
“李警官,我家的娃娃奶粉吃完了,能不能帮我送点奶粉和尿不湿?”“李警官,能不能麻烦帮我带点生活用品。”“我们不能出去给大家添乱,只能麻烦李警官了。”……管控期间,滞留人员有需求,李昌和同事就带着笔记本对滞留人员进行困难摸排;老百姓在家里面生活物资匮乏,李昌就将自己辖区内的村小组建立群聊,统计老百姓需要的生活物资送上门;老百姓情绪有波动,李昌就对大家进行心理疏导……“我们没有固定的岗位,哪里需要人,我们就做什么工作。”
八布乡老卡联防所是进出八布乡边境管理区的咽喉要道,主要承担着疫情防控和打击跨境违法犯罪的任务,每天对所有经过卡点的人员车辆进行检查登记,开展24小时全天候执勤和巡逻防控。
傍晚吃过晚饭,李昌像往常一样带着民辅警在辖区内进行巡逻值守,并向年轻同事传授着自己的巡逻经验。夜空下,只能看到电筒的点点亮光,黑夜中,也无人注意到李昌略微踉跄的脚步和坚定的眼神。对于他而言,踏出的每一步,都是信仰的力量。
(麻栗坡融媒:胡眼 时扬)
(编辑:陈慧 排版:尹颖 审核:梁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