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微麻栗坡微信公众号
  • 麻栗坡党政客户端
  • 关闭 文山评议
  • 关闭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 关闭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
  • 麻栗坡“绿色银行”的生态红利

    发布时间:2025-08-22 10:56:55  

    麻栗坡县在滇东南的群山之中创新性地开设了一家“绿色银行”,这里不存现金,只存公益林,不付利息,却持续“兑付”生物多样性的珍贵回馈。二十余年来,麻栗坡县将91.35万亩公益林和28.16万亩天然林“存入”深山,如今正不断“取出”蜂猴的啼鸣、云南红豆杉的年轮与野生三七的清芬,向世人展示自然保护的丰厚回报。

    森林作为地球之肺,不仅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储存碳元素,还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其根系与地表覆盖有效减缓水流冲刷,降低自然灾害发生风险,同时也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生存家园,具备重大的经济与科研价值。作为“绿色基础设施”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阵地”,麻栗坡公益林通过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即卫星遥感、无人机和地面巡护相结合,实现了对林区的实时监管,从栖息地保护到物种恢复形成完整链条,使全县重点野生动植物种类保护率达到90%以上,成为西南边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秀范例。

    通过科学规划林地空间、严格控制人为干扰、加强科技支持并推动利益共享等综合措施,麻栗坡县切实把“就地保护”落到实处,有效维护了各类珍稀动植物的原生环境。云南红豆杉、毛枝五针松等珍稀树种,金线漆、云南蓝果树等特色灌木,金毛狗蕨、滇南黑桫椤等稀有蕨类,以及暖地杓兰、野生三七、石斛等国宝级植物,均在此获得了良好的生长条件。同时,这里也成为蜂猴、林麝、黑熊、中华鬣羚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

    在公益林的管护方面,中央与省级财政按年度对全县管护面积予以资金补偿。补偿资金约970万元,与农户或集体收益直接挂钩,每年发放森林生态效益资金,惠及1800多户家庭,减轻了居民“靠山吃山”的传统压力;另有管护经费约600万元,用于聘请专职护林员加强生态巡护,其中每年劳务支出约280万元。这一机制既缓解了县乡两级管护人力短缺的问题,也为当地脱贫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

    麻栗坡“绿色银行”还握有一张更为宏大的“远期存单”——计划建立跨境生物走廊,打造滇东南生物基因数据库。那些尚未命名的新种蕨类、静待发现的珍稀菌菇,或许正是未来“利息”倍增的惊喜。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常被视作“零和博弈”的今天,麻栗坡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回应:只要用心、长久地把森林“存”下去,大自然定将以生物多样性的方式,连本带利回馈人类。

    公益林保护是一项需长期坚持、不断优化的大业。它不仅依靠工作人员持之以恒地努力,更需广大群众的共同参与。唯有政府与民众同心协力,才能真正构筑起绿色资源基因库,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永续传承。

    (刘芳 许志福 毛双菊)

    (编辑:唐雪娇 美编:张振飞 二审:刘虹 终审:徐昌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秀美麻栗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