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山州麻栗坡县的六河乡,山林环绕、溪流潺潺的自然环境孕育出独特的风味——酸笋。这里的酸笋制作,是当地人世代相传的手艺,更是山间生活智慧的体现。
六河乡的酸笋选用本地种植的新鲜竹笋,肉质厚实、纤维细腻。每年雨季过后,村民们便上山采收当季新笋,去皮、切条后,用山泉水反复清洗,去除涩味。
关键的发酵环节,全凭经验把控:将处理好的笋条放入缸中,加入山泉水,密封后置于阴凉处。经过数十天的自然发酵,竹笋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渐褪去青涩,染上温润的乳白,散发出酸香醇厚的独特气味。
出缸后的酸笋,是农家餐桌上的“百搭王”:和腊肉同炒,酸香中和了肉的油腻;用来煮汤,能让寡淡的汤品瞬间变得开胃;甚至简单拌上辣椒和香油,就是一道下饭的小菜。邻里间常会互赠自家腌的酸笋,你尝我一碗,我品你一碟,这口酸香里,藏着六河乡淳朴的人情味儿,也成了当地人舌尖上戒不掉的乡愁。
从山间鲜笋到缸中酸香,六河乡的酸笋,藏着山与人的故事,也藏着时光沉淀的美味。
(来源:麻栗坡融媒通讯员:雷诗佳)
(编辑:周秋 美编:陆军 二审:张淑娟 终审:徐昌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