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蜡作画 以染定型
的蜡染技艺
源远流长
历久弥新
麻栗坡县的苗族蜡染技艺精湛
图案精妙绝伦
一种工艺的诞生,背后饱含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麻栗坡县八布乡羊皮寨村,世代居住于此的苗族同胞用一点一滴温热的蜡,点染出生活古朴的美。蜡染作为苗族传统手工艺,简单纯粹的青白两色,却无声地传承着一代又一代苗族先民生动的历史。
化蜡
蜡染工艺与其说是人为制作,不如说是师法自然。蜡染中图样的体现得益于苗族对蜡特性的极致把控,蜡为虫蜡,经反复熬制,终成老蜡。有经验的染布者不仅要善于勾画,也要会对蜡的温度精准把控,蜡只有融化得当、温度适宜,方可挂于刀尖,凝于布中。蜡融化好,便需即刻制作,此时染布者手持铜刀为笔,蘸取蜡汁为墨,铺开布为纸张,得心应手、娴熟地在布面开始勾画图案。
苗族先民对美的定位是纯粹而古朴的,笔直的线条大开大合,浅易的图案互相呼应,密而有序,绘制看似简单,却在用热蜡展示着苗族先民敬畏自然、热爱自然的独特视角,也是在用图样表达着苗族同胞直爽、不拘的性格。
绘制图案
蜡染青与白的颜色也源于自然。苗族先民在生产生活中发现,自然界中很多植物有着独特且不易脱落的颜色,只需将颜色按特殊手法进行提取,便可用于染制布料。与画蜡的直爽、不拘不同,染布体现的是苗族人性格中的静怡、细致。因染料需要沉淀,大力搅动会使缸内染料翻腾,导致布料上色不均,只可将布铺于染料上部,微微浸透,十分小心地左右翻转,便可快速出缸,这时染布者需反复翻看布料,又不时浇上几捧染料,确保布料颜色匀透。布料“浴水”过后,由白转为深绿,在阳光的照射下,布料在不经意间由深绿变为靛青,最终经过多道工艺,变为了苗族同胞最为崇尚的青色。此时蜡染还未结束,早前依附于布上的蜡还将上演一场关于图样再现的“告别演出”。
染布
历经上蜡、浸染,布料迎来了最终工序“烹煮”,沸腾的水,让低熔点的蜡融化殆尽,布上的蜡彻底释放,先前被蜡包裹住的布料又恢复了本来颜色,藏于蜡下未被浸染的图样得以尽情表达,随风飘动。
晾晒
麻栗坡县八布乡羊皮寨村的苗族同胞在布料青与白的交织间,以无声的颜色和细致的工艺,将民族文化的内核与为人处世的道理融入了生产生活,融在了心中。
(麻栗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李相成 贺正凤 常馨月 通讯员:骆艳)
(编辑:李娟 排版:张振飞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请输入验证码